来源 | 智联招聘
“因为写报告,我辞职了。”
网友@热热发帖称,公司最近新换领导,要求员工每完成一项工作,不管大小都要写一份不低于100字的报告,包括工作时遇到的问题、自身的不足以及今后如何改进等。
“工作5分钟,写报告1小时”的形式主义,让她难以忍受,最终选择离职。
而像这样的形式主义,在职场还有很多,快来看看你有没有遇到过?
01
表演式报告:
从日报到PPT,有活硬写,没活瞎编
虽说工作离不开汇报,但有些汇报形式,的确让人头大。原本三两句话就能讲完的内容,却要以日报、周报、月报,甚至PPT来呈现。
对不少打工人而言,最尴尬的点在于,有事干没时间写,没事干没东西写。
更有网友自嘲:“每次交这些报告前,领导都将它们形容得至关重要,可当你绞尽脑汁写出来交上去,就变成被随意扔一旁的废纸。”
更别提被誉为打工人噩梦的“PPT”,各种特效专场和艺术字都不能少,否则就是不上心。
但就像脱口秀演员晓卉说的:“但凡上过班的人,都不会想做PPT。”不仅浪费时间,还总是做无用功。
02
自嗨式开会:
观点对轰三小时,进度一瞅仍为0
“开会一小时,听了老板40分钟的脱口秀。”比工作更累的,是开会,这句话一点不假。
有网友无情吐槽,他都不知道,自己公司到底为什么,能开那么多会:晨会、碰头会、分享会、项目会、研讨会…
开会时间经常占上班时间的大半,但有用的内容不到10%,剩下全是无效自嗨。经常是会开完了,人还是懵的。
曾看过一个帖子:公司即将倒闭的前兆都有哪些?置顶的一条就是——开会不停。
当会议召开的目的,不是为了解决问题,而是为开会而开会,或是为了显示工作多,让别人看着觉得自己很忙,便是陷入了“形式主义”的漩涡。
会议是管理层和员工沟通的重要纽带,无效的会议却像是一个黑洞,无限侵蚀人的精力和工作效率,最后变成负累。
03
接力式审批:
流程比命长,批完已过期
职场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:“流程就是权力。”
不少公司,可能一个OA就要十几人的审批。明明半天就能完成的工作,因为层层审批,时长被拉到一周左右。遇到需要修改调整的情况,花费的时间只会更长。
职友花花说,曾申请一批活动物资,结果等到活动结束,物资经费还没审批下来,没办法只好自己垫钱。后来,她实在受不了公司的这些操作,决定离职,没想到离职也需要7级审批。
花花的遭遇引起不少打工人的共鸣,纷纷在评论区留下自己公司的奇葩流程规定:
“报销10块钱,需要董事长签字。”
“上班一个月,入职流程还有三个人没批。”
“上班就是等合同,等审批,等签字……”
这些超长的审批流程,大幅度消磨了员工的工作热情,工作积极性也跟着大打折扣,对于企业而言更是成本增加,得不偿失。
04
挂机式加班:老板不走,我演到退休
最近网上有个热词,叫“摸鱼式加班”,指职员“出工不出活,坐班不做事”,等着领导下班后自己才下班的现象。
朋友陌陌对此深恶痛绝,却又无可奈何。
刚入职时,她一直奉行工作完就走的原则。可没过几天老板便找到她,话里话外暗示其“工作态度要加强”。
无奈,她便开始在工位上表演加班,工作做完就刷刷剧,点点外卖。没想到这样居然真的得到老板的认可,被夸有进步,实在让人哭笑不得。
这种表演式的加班浪费时间不说,还让人没办法全身心投入工作,也没办法真的放松下来,精神时刻处于紧绷状态,实在是熬人。
05
三餐式打卡:
不是在打卡,就是在打卡的路上
“上班打卡能理解,但忘打卡一律按缺勤算,我不理解。”
一网友发帖道,公司考勤以打卡系统为准,有次加班到很晚忘记打下班卡,结果算旷工半天,哪怕全部门都能证明也不行。
在那之后,他整个人就变得有点神经质,经常下班走到半路,觉得自己没打卡,又折返回去。
还有职友吐槽道:
“公司要求我们一天在上午上班前,上午下班后,下午上班前,下午下班后这4个时间段打卡,也就是说一天要打4次卡。”
由于午休只有一小时,很多人没反应过来,下午打卡的时间就已经过了。
考勤又跟绩效挂钩,不少员工的工资和奖金都因此受到牵连,那段时间公司怨声载道,在员工的强烈抗议下,老板最终取消该制度。
06
凑人头式团建:
比上班累,比相亲贵
“休息日团建”绝对是不少打工人的噩梦。
并且,不少老板在宣布团建这一消息时,会加上一句:“全员不得缺席”。
打着增强团队凝聚力的名义,强制要求员工参加活动,还不允许请假,甚至将其与考核和绩效算在一起,让人敢怒不敢言。
有的公司还喜欢给公司团建“上强度”,就比如网友@苹果猫分享,他们公司在炎炎夏日组织大家一起去爬山,美名其曰塑造坚韧不拔的精神。精神塑没塑造出来不知道,中暑的人倒是一个接一个。
最绝的,还是那种要“自费”团建费的,本来就不是心甘情愿参加,还要拿工资来“付费团建”,实在叫人崩溃。
这种形式主义的团建,不仅起不到正向作用,反而让人身心俱疲,连带工作也跟着力不从心。
职场上,公司讲章程,按规矩办事不是不能理解。但如果不约束管控,让形式主义泛滥开来,真正做实事的人就会减少,公司也必然会走下坡路。
最后,真心希望,这种“屎上雕花”的形式主义,可以离我们的职场生活远一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