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 源 | 环球人力资源智库(ID:ghrlib)作 者 | 半月
一起盘点「HR领域」2024年的10大热议话题,细数过往,眺望未来。
“隐形加班”有了认定标准
2024年,“两高”报告中首次出现“隐形加班”“离线休息权”等提法。
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法官郑吉喆作为“隐形加班第一案”二审的主审法官,在反复研究聊天记录和用工合同,查阅大量资料后,在判决中创新性地提出“付出实质性劳动”和“明显占用时间”,以此作为“隐形加班”的认定标准。
延迟退休
2025年1月1日起将施行“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”政策。关于男、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,国家将用15年时间,逐步将男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60周岁延迟至63周岁,将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50周岁、55周岁分别延迟至55周岁、58周岁。
对此,企业也面临不少挑战。如“留人”,企业需要调整退休福利和激励机制,以鼓励老年员工继续工作;“年龄歧视”,或将是今后职场上的一大难题。各年龄段员工共聚一堂,“老伙计”能“服”新人主管吗?
此外,员工社保补缴诉求、中高龄劳动者病假和工伤风险上升等,都需要企业及时调整。
婚假延长
据不完全统计,目前全国至少已有25个省(区、市)在地方性法规中明确延长婚假。山西、甘肃最长,可享受30天婚假。没有延长婚假的省份包括湖南、湖北、四川、山东、广东、广西,这些省份的婚假仍然是国家规定的3天。
图注:2024年11月,话题#山西明确婚假30天#冲上热搜
校招“三严禁”
教育部发布《关于做好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》规定,发文指向促就业,要大力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保障水平,严格落实校园招聘“三严禁”要求,即:
①严禁发布含有限定985高校、211高校等字样的招聘信息;
②严禁发布违反国家规定的有关性别、户籍、学历等歧视性条款的需求信息;
③严禁发布虚假和欺诈等非法就业信息,积极营造公平就业环境。
屏幕前的各位HR们,你们的岗位JD,现在是怎么写的呢?
降本增效
2024年,“降本增效”一词,再次成为人力资源领域焦点。这可能是很多HR领航员们老生常谈的话题,却是许多新人HR的“必修课”。
屏幕前的你,如果你遇到:“假设我的团队原先有十个人,现在离职一个变成了九个,但公司领导为了控制成本不允许再外招,那么如何用现在的九个人完成原来十个人的工作量?”这道降本增效难题时,会怎么解决呢?
数字化转型与AI提效
AI技术在HR领域的应用逐步深化,从简历筛选到智能面试评估,再到薪酬管理工具,技术的赋能让HR工作更加高效和精准。
然而,这也对HR提出了更高的学习要求,如何与技术结合,并用数据驱动决策,是未来管理的重点方向。
公开资料显示,AI可提高近30%的办公效率。HR们可以运用AI,脱离繁琐的文书工作,将更多的精力,投入在产出比更高的地方。
对齐颗粒度
在2024年电影《年会不能停!》中被多次提及而被大众知晓,意思是将双方信息同步,形成共同认知。与“对齐颗粒度”类似的热词,还有“底层逻辑”“痛点”“触达矩阵”“抓手”“赋能”等职场黑话。
屏幕前的你在日常汇报文书中,有加入过这些热词,提高文案“逼格”吗?
大厂裁员潮与人才流动
2024年,互联网科技巨头的裁员潮引发了广泛关注。
时代的一粒沙,压到个人头上,是巨大的压力。但对平时难以用低于大厂的薪资、福利条件吸纳高端人才的中小企业来说,却是一个绝佳的人才机遇——人才流动,在大厂裁员潮后,变得越来越普遍。
IBM研究院全面撤出中国
IBM研究院在中国的全面撤出,是今年职场的重大事件之一。
自90年代进入中国以来,IBM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影响深远。它带来了以员工个人成长、福利和职业发展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理念,塑造了许多企业的管理体系。
其N+3的赔偿方案,也让许多网友直呼“体面”。
新质生产力
2024年,对企业人才体系建设提出了全新挑战。
“解码新质生产力”,不仅是2024年遗留的工作焦点,更是2025年的首项任务。
为了验证人才是否符合企业用工标准,HR们可谓使出了浑身解数。因此,可用于验证“新质生产力”的“员工人格测评”系统,其推广应用迫在眉睫。
为此,“大一人格测评”系统应运而生。由胜任力专家、北师大心理学专家、中科院心理研究所专家等2年多时间集中开发。
是胜任力专家团队在为国内50多家高科技、地产、金融企业实施了中、高层管理者领导力建模、领导力评估和发展的咨询辅导实践基础上,辅导过5000名以上管理者,最终推出的人格测评系统。
特斯拉中国、中国平安、荣耀集团等头部企业都在用,现已形成了数十万级的精准数据库。“大一人格测评”,可以广泛的应用于管理者、新入职员工、00后后备人才等多样化应用场景,上述头部企业,都对其赞誉有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