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丨老张说 口述|欧德张
今天我们的话题是“如何打造HRBP体系”。
HRBP(Human Resource Business Partner),即业务伙伴。阿里算是国内比较早建立HRBP体系的企业之一(在阿里,HRBP被称为政委),其落地的方式方法我认为很值得借鉴,所以我会引用一些阿里的案例来详细说明。
01
阿里政委体系的缘起
阿里巴巴的政委体系是2004年由马云牵头,邓康明落实打造的一套具备阿里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。
当时的背景是:
1.当时阿里业务的处于快速扩张的阶段,越来越多不同教育背景和工作经历的人加入阿里,原有的粗放式管理越来越不适应公司的发展,团队的凝聚力出现减弱的迹象。
2.互联网行业变化非常快,但市场上标准化人才缺乏,亟须内部做好人才梯队建设。
3.公司层级增多、跨区域发展,管理难度加大。
马云从军旅片《历史的天空》中的政委体系中得到了启发,由邓康明主导,模仿中国共产党的政委体系,在阿里也设置了政委体系,负责组织价值观、愿景、使命的落地,与业务经理一起做好所在团队的组织管理、员工发展、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,解决企业文化传承和干部培养的问题,保证企业的长远发展。
02
HRBP和传统HR的区别
HRBP和传统HR最大的区别有好几个:
一是组织结构不同。
HRBP的工作是和业务leader搭档管理整个团队,一般来说比业务leader低半级,通常有两条汇报线,一条实线、一条虚线,实线是向更上级的HRBP汇报,虚线是向业务方汇报。
二是工作职责不同。
一个业务团队的HRBP就是一个微型的人力资源部,所以招聘、培训、员工关系、绩效、薪酬管理、文化建设,这些事情都要做,对HRBP的要求是一个通才。
当然HRBP也需要别人的支持,比如请外部专家做薪酬结构的设计,请第三方人力资源公司来做一些基础的人力资源事务,这样HRBP才能更好地去完成工作。
03
HRBP的角色定位
一家企业要落地HRBP体系,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先做好HRBP的角色定位,定义HRBP到底要在哪些领域工作。
阿里对政委的定义,经历过两个不同的阶段。
第一阶段对政委的定位是四个角色:
一是关于“人”的问题的合作伙伴。政委配合业务经理打造高绩效团队,一起解决“人”的相关工作。
二是人力资源开发者。政委要做人力资源的增值工作,甄选优秀的主管,培养优秀的干部。
三是公司与员工之间的“同心结”和桥梁。政委承担的是一个上传下达的角色,创建互信的企业文化,激发员工对公司的热爱,还要关注员工的心态变化和成长。
四是公司文化的倡导者、贯彻者和诠释者。政委要充分了解企业发展史和企业文化的内在精神,通过各种方式将它们传达给员工。
到了2015年,随着阿里业务的多样化、生态化,对政委的要求也做了升级,变为:懂业务、促人才、推文化、提效能。
其中,促人才和推文化,这两个跟以前是一样的,只是说法变了,懂业务和提效能则是新的要求。
懂业务就是要有业务判断力,具备和业务搭档进行对话的能力;能够从业务视角看组织,识别关键问题和推动组织变革。
提效能就是要不遗余力地提高团队人效产出,涉及组织结构设计、业务流程的梳理和再造, 激励与奖励制度的设计等等。
04
HRBP的素质模型
HRBP需要具备哪些素质?我把阿里的标准跟大家讲一讲,并不见得一模一样,但是可以作为参考。
第一,懂业务逻辑。这样才能跟业务方进行比较好的对话。业务逻辑就是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链条的梳理,包括获取客户信息、跟进客户、促成交易、产品/服务交付及售后,整个业务链条是如何运作的,都要清楚。
第二,有客户感知,以客户为导向。
HRBP要清楚地了解客户跟客户价值,才知道如何作用到员工的个体层面,知道如何指导他的成长。
第三,懂内部系统流程。
上次我跟黄建东老师直播连线的时候,她说的一句话我特别印象深刻,她说:有些公司的制度特别费人。流程搞得特别的繁复,貌似安全有效,其实没有必要。
所以HRBP要对内部系统流程有敏感度,有优化的能力。
第四,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。招聘、培训、员工关系、薪酬、绩效、文化建设与传承,最基本的专业知识都需要知道一些,HRBP是通才。
第五,问题分析与解决的能力。这项能力其实是任何岗位都是需要的。
第六,识人心、懂人性。HRBP最核心的工作还是跟人打交道,所以这项能力特别重要。对于这一点,阿里有一个16字的理解,叫“动之以情,晓之以理,诱之以利,绳之以法”,还蛮有意思的。
写在最后
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要建立HRBP体系.HRBP体系比较适合业务分散度较高,或者500人以上规模的企业。
而HRBP体系在企业里落地,首先要确立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,我们是否真的那么重视人,是否真的愿意把重要的岗位给到“人”的负责人,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HRD,或者CHRO(首席人力资源官)。“人”的负责人应该是企业里的二把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