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来,因为疫情缘故,很多企业开启了线上办公模式,员工迅速转变成为数字个体。为了激活员工的工作状态,保证线上办公和协同效率,很多管理者都会发起会议,进行日常工作的沟通。但很多人并不知道如何开好一个会。
会议的方法对于团队共同工作的影响是非常高的,本文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高效会议的五个原则,通过开好会形成团队共同工作方法,让会议真正有价值而非“虚假繁忙”。
一、高效会议的五项原则
—1—
明确会议主题,解决问题
一定要明确,会议不是拿来讨论问题的,会议必须拿来解决问题。
如果你有了解决方案,希望大家表达意见可以开,方案确定以后要通知大家也可以开,除此之外不需要开会。开会是达成共识,而不是讨论问题,因为开会讨论问题不会有结果。
因此,会议必须要有一个很明确的主题,而且所有围绕这个主题的资料要提前准备,没有准备的会议就不要开,这是一个非常明确的要求。
会议的工作方法决定公司两件事情,一个是效率,一个是品质。如果这个方法论不做好的话,公司的整个效率都会低下,所以一定不要小看这个会议的方法论。
—2—
明确会议主持人
开会谁来做主持人?一般来说解决问题的负责人来做主持人,因为只有他才会想尽办法让这个会议有结果。
如果不是对这个问题负责的人来主持,他就按流程把会议主持完,但是他绝对不关心会议的结果。这在方法论上是一个极大的错误。
很多公司开会喜欢让老板来主持,我建议除了战略会之外,老板都不要主持,因为只有战略会是老板的责任,其他会都是别人的责任,应该让别人去做。
比如说产品会、经营会,其实都不需要老板去主持,应该是那个主负责人去主持。
—3—
明确会议4个时间
会议的所有时间要约定下来,这包括4个时间:
1. 开始和结束的时间。
2. 发言的时间。
3. 与会者决议达成共识的时间。
4. 行动方案确认的时间。
很多时候,大家开工作会议只会出一个决定。这样远远不够,一定要把行动方案也确定下来,就是做什么不做什么。
还有一个特别需要大家注意的,就是一个有效的会议建议不要超过30分钟,最长就是40分钟。
为什么要这么短?两个原因:
第一,来开会的人基本上都在重要岗位,开得越长,公司的成本越高。
第二,解决问题的会议跟时间长度没关系,跟前期准备有关系。前期准备得越充分,会议效率就会越高,所以日常会议一定要短。
—4—
开会的核心是谈行动方案
开会的目的是要解决具体问题。因此,开会的核心主要是谈行动方案,不是谈观点,也不是谈问题。
在管理工作中,我们遇到最大的问题是大家陷在问题里。如果你仔细观察,会发现很多公司的会议都是问题导向的——只要有问题,就召开会议,也正因为如此,企业内部的会议非常多。另外,问题层出不穷。
正确的做法是,会议是行动方案导向的。也就是有问题不需要开会,而是明确行动方案才开会。因为以问题为导向的会议,往往很难达成共识,同时会耗费时间,需要多人参与,这对解决问题而言,不是最好的解决方式。
要知道,理解和判断问题应该是回到问题发生地,而不是在会议室。所以会议对于问题而言,不是最好的解决路径。
—5—
会议要得出结论
会议开完了,一定要下结论。如果议而不决,甚至经常无法把会议进行下去,经常跑题,经常争论并坚持各自的见解,恐怕就无法进行有效的决策了。
我建议大家调整成这个样子:日常会议开完,大家都清楚要做什么,然后就去做了。
会议工作的方法是管理者常用的工作方式,但是开会只能意味着你比较忙碌,不能意味着开会是有价值的。如果开会不能产生价值,它就没有意义,我们称之为“虚假繁忙”。
所以,希望通过本文高效会议五个原则的介绍,帮助大家去开一个好会,通过开好会与团队形成共同的工作方法,真正产出会议价值。
二、高效会议七步法
—1—
明确角色
明确与会人员、召集人,主持人,记录员等。
召集人在会议前需要将会议材料提交给与会人员;主持人在会议需要设置时间提醒,引导话题讨论;记录员需要记录会议的决议,并当场宣读出来确认。没有确认的结论,可以另外再讨论,达成决议并确认的结论,马上进入执行程序。
—2—
提前准备会议,并分发材料
没有准备好的会议必须取消。会议前,会议召集人必须把会议材料提前发给与会人员,与会人员要提前看材料并做好准备,不能进了会议室才开始思考。
—3—
在会议开始时明确纪律
设定时间,准时开始、准时结束。准时开始、准时结束实际上就是尊重别人的时间,开会一定要准时,对迟到人员进行处罚。
要对每个议程定个大致的时间限制,一个议题不能讨论过久,如不能得出结论可暂放一下避免影响其他议题。如一个议题一定要有结论的话要事先通知与会人员,使他们有思想准备。
—4—
会议有明确的目标、议程
除了头脑风暴,任何会议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议程,这样才能有的放矢、提高效率。可以考虑在白板上写出议程的内容,同时加粗相应的关键点,讨论的过程中,不断提醒大家这个会议的目标是什么,不要偏离主题。
—5—
会议一定要有结果
一个没有达成目的的会议,即使时间再短,也是失败的。别说站着开,单脚站都是失败。如果一件事我觉得还没有说清,即使大家已经很疲倦了,也要坚持说清,哪怕很啰嗦,哪怕要说很长时间。把大家聚在一起本身成本就很大,如果没有达到目的,这些成本就完全浪费了。
—6—
会议一定要有记录
一定要有一个准确完整的会议记录,每次会议要形成决议,会议的各项决议一定要有具体执行人员及完成期限,如此项决议的完成需要多方资源,一定要在决议记录中明确说明,避免会后互相推诿,影响决议的完成。
记录会议的决议当场宣读出来确认。没有确认的结论,可以另外再讨论,达成决议并确认的结论,马上进入执行程序
—7—
会议一定要有事后追踪
凡是散会,必有事后追踪。加强稽核检查,要建立会议事后追踪程序,会议每项决议都要有跟踪、稽核检查,如有意外可及时发现适时调整,确保各项会议决议都能完成。很多企业管理人员都没有这样的意识和习惯,企业的高层也缺乏这样的要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