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效能人士7个习惯分别是:以终为始;积极主动;要事第一;双赢思维;知彼解己;统合综效;不断更新。
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书心得入学:
习惯一:积极主动——个人愿景的原则
积极主动(Pro-active)这个词最早是由著名心理学家维克托·弗兰克推介给大众的。
积极主动不仅指行事的态度,还意味着人一定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。
习惯二:以终为始——自我领导的原则
从现在开始,以你的人生目标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,你的一言一 行,一举一动,无论发生在何时,都必须遵循这一原则,即由个人最重视的期许或价值观来决定一切,这就是以终为始。
我们做任何事情,都要坚持这一原则,也就是要先确立一个目标,这样行动才有了方向。
这个原则的适应范围很广,比如计划一次旅行,需要先确定目的地,然后做攻略的时候,就围绕着这个目的地来进行。
习惯三:要事第一——自我管理的原则
要事第一,就是把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,优先做。这是时间管理的精髓。
我们可以把要做的事情按照紧急、不紧急、重要、不重要的排列组合分成四个象限,第一象限是紧急而重要的事情,第二象限是重要,但不紧急的事情,第三象限是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情,第四象限是不紧急不重要的事情。
根据要事第一原则,柯维的建议是以第二象限事务为中心,有效管理自己的生活。
习惯四:双赢思维——人际领导的原则
摒弃你输我赢的输赢思维,而是要双赢思维,目的是分享更多的机会、资源及财富。
双赢思维体现在人际关系里,所以我们先来看看人际关系的精髓。人际关系的精髓就是信用,就是情感账户。“情感账户”这是作者提出的一个概念,就是说别人到底有多信赖你,就是对方与人相处时的一份安全感,它讲明了人际关系中产出与产能平衡的原理。
习惯五:知彼解己——移情沟通的原则
这是进行有效人际沟通的关键,先聆听对方、理解对方,建立在尊重和认可的基础上,才能沟通顺畅。
习惯六:统合综效——创造性合作的原则
解决一个问题,不一定非按照你或我的方式,而是创造第三种更好的方式,获得1加1大于2的效果。精髓就是,判断和尊重差异,取长补短。
有点像中国老话:求同存异,称赞彼此的差异,欣赏对方解决问题的手法。
当有人跟你意见不同,你可以说:你跟我看法不一样,这很好。你不一定对他表示赞同,但是可以表示肯定,并给予理解。
习惯七:不断更新——平衡的自我更新的原则
在4个基本面不断更新自己:身体、精神、社会\情绪、智力
身体:健康饮食、充足休息+定期锻炼;
精神:实现精神层面的更新,有人是通过欣赏优秀作品,有人是通过与自然交流。
智力:智力更新主要靠教育,不断学习知识、磨砺心智,开阔视野。
社会\情绪:身体、精神、智力层面与习惯一二三密切相关,围绕个人愿景、自我领导和自我管理的原则;而情感层面的重点则是习惯四五六,围绕人际领导、移情交流和创造性合作的原则。
这套理论由柯维提出,是一套系统的行为准绳。它强调我们要以原则为中心、品德为基础,这样才能达到个人效能以及人际效能“由内而外”整体的训练。”
这七个习惯并非零落、分散的心理法则。它们符合成长规律,提供了 开发个人和人际效能的渐进、连续和高度整合的方法,让我们依次经 历“成熟模式” ——由依赖到独立,再到互赖,不断进步。